本報訊 走在街上,他們毫不起眼,年邁,有點羸弱。但是當聽到那樣的身份定義時——“新38師狙擊手陳仲瑜”,“新6軍軍部情報隊情報員袁祥彬”,“遠征軍54軍36師機一連上士特務長金城”等時,他們立即起借貸身立正,眼露精光。
  這是前天親臨“國家記憶——二戰中緬印戰場影響”解密展的老兵,70年前的崢嶸歲月,當年意氣風發的小兵和學生兵,而今年齡最小的88歲,找房子最大的94歲。
  “國家記憶——二戰中緬印戰場影響”解密展由中新社浙江分社與中華結婚社會救助基金會關愛抗戰老兵基金等單位主辦,前天在南山路上的西湖博物館開展,將持續到11月30日。展出內容以70年前中緬戰場上中國遠征軍的歷史影像為主。
  1942年抗戰期間,為保衛當時中國唯一的對外聯繫通道——滇緬公路,中國組建遠征軍進入緬甸抗擊日本侵略。中緬印大戰歷時3年零3月,中國投入兵力總計40萬人,傷亡接近20萬人。最後在英美盟軍支持下,全殲日寇,實現戰略大反攻。這是中國與盟國直接進行軍事合作的典範,也是甲午戰爭以來中國軍隊首次大規模出咖啡機國作戰並取得輝煌戰績。
  這些照片由美國通信兵團在中緬印戰區拍攝,後沉睡於美國國家檔案館多年。2011年章東磐等中國志願者前往美國國家檔案館,從浩繁的二戰影像及文字紀錄中,整理出2.3萬張影像、200萬字的資料,本次展覽基本內容來源於此。近年來這一段歷史備受設計裝潢社會關註。本展覽曾經在臺北、深圳等地舉辦,併發起對於幸存抗戰老兵關愛行動。
  想瞭解那一段歷史和記憶,不妨去看一看展覽,那裡有硝煙瀰漫的戰場圖片,有緬甸孤兒騎在美國空軍身上如父子一般的營地照片,還有一封以“親愛的,我的甜心”開頭的戰地情書,點點滴滴,觸手可及。有助於我們重建對那場偉大抗戰的視覺記憶,歷史要自己記住,這樣才不會被丟失。
  當年飛虎隊隊員吳其軺之子吳緣近年來一直致力於尋找和幫助抗戰老兵,在現場他說,目前浙江健在的抗戰老兵600人,其中70位為遠征軍,他們的年齡都在85歲以上了。
  本報首席記者 肖菁
  (原標題:去西湖博物館看“國家記憶”解密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k04bkyyv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